趁他不在,我把「The Reader」重新再看了一次。
第一次觀賞的時候,因事前對劇情一無所知,使得我對女主角過去的震驚程度應不下於片中男主角,他花了一輩子試圖去理解女主角,我則用兩天。連預告片都沒看過就讓我想看的電影沒有太多,凱特溫絲蕾是其一。也許,先看過預告片,至少我會知道她要離去,至少知道故事有個秘密,或許我的失落跟驚訝程度會減少一半。
已知謎底的看第二次,所有的事實輕易地躍然眼前。每一抹眼神都飽含所有的情緒,醞釀所有的衝突。視而不見是我們常犯的錯誤;早知當初則是一再循環的現實。
背負錯誤的勇氣,隱藏秘密的努力,悔之莫及的傷痛,面對逃避的失落,電影層層疊疊讓我喘不過氣。
關掉螢幕後,我還是沒有辦法知道自己的想法,就像當初看完同一個導演作品「The Hours」一般,只能靜靜的把畫面跟對話在腦海中反覆著。走路的時候想著,發呆的時候想著,無意識時也想著,直到麻痺後我漸漸理解接受了。
所有的錯誤都一樣,理解了不代表釋懷,不代表認同,也不代表遺忘。
「已經過了。」
只能淡淡的這麼說。
1 comment:
這是一篇好美好美的電影心得
你一直都是會看電影的
所謂的"會",是"very capable of watching and expressing",而不只是"do watch".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