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2008

外星語的溫柔

小時候爸媽有時候會用外星文說話。不是國語、不是台語,是一種難懂的外星文。通常不想讓我們小蘿蔔頭了解的話題,他們就會用神秘外星語言呢喃著。後來我發現,會使用外星語的不僅是爸媽,連爺爺、奶奶、外公、外婆都會加入他們。



這些外星語使用者以為沒有小孩子了解,其實我在假裝玩玩具或是看電視的同時,我也在偷偷觀察著。他們總是會先突然丟出兩句暗號,代表小孩不宜的對話要開始。然後,表情假裝正常無異,嘴角刻意微微上揚,語氣刻意平穩。可是邊說話的同時目光會閃爍飄過每個小孩,最後會定視在對方身上,那就表示已經達成邪惡的秘密共識。



不過對於邪惡的共識內容,我倒是不太追究。有時大人可能會突然消失,然後就會有Pizza當晚餐,但也可能什麼事情都沒有,就像微風吹過無痕跡。反正當職業還是「小朋友」的時候,能夠吃喝玩樂就心滿意足,大人要把世界搞複雜耍神秘,就讓他們去吧。



慢慢長大才發現,邪惡的外星語言叫作日文。外公愛看的相撲是日文。每年的紅白對抗賽是日文。奶奶愛唱的情歌是日文。就算還是聽不懂日文,但我們開始學會抗議「不要用日文講話啦,我們都聽不懂。」爸媽也直爽無賴的回答:「就是要讓你們聽不懂才用日文呀。」



但當小孩慢慢長大,每一個人都開始有機會認識日文。連程度最淺的我,也能分辨出原來家裡大人都嫌棄小朋友懶散吵鬧的話語皆日文生活中的慣用語也都是日文。外星語秘密雖然沒有完全解開,不存善意的當面密謀卻不再發生。



不過出過車禍傷到腦子的奶奶有時候會忘記我們的日文程度是如此的粗淺。她會突然拿出一本日文的台灣歷史漫畫書說:「這是人仔冊(漫畫書),你們小朋友愛看就拿去!」。奶奶生氣的時候也會冒出成串日文,字字句句鏗鏘有力,那是奶奶母語的力量。



當爺爺病重在床,同樣需要人照顧的奶奶卻堅持隨侍在側,不肯離開房間。大多時候她都靜靜望著爺爺,但是當她對愛情感到不安的時候,她會不停要求已經中風的爺爺跟她講話,她會鬧爺爺怎麼都不理她,她會鬧説爺爺是不是愛上看護不愛她了。



但當奶奶頭腦清楚心情不錯,她就會唱歌給爺爺聽。奶奶會握爺爺的手唱著溫柔的日本情歌,句句深情柔軟,一首接著一首。同樣是聽不懂的日文,這時沒有人會抗議,因為每一句都是奶奶愛的告白和傾訴,那是他們倆的外星密語。


5/22/2008

杞人憂天

我們喜歡幻想將來孩子的樣子,同樣的問題像跳針似的出現在我們的生活。

「不知道我們的小孩子會長怎樣?」他問。

「最好女的像我,男的像你。」我說。

「男的像妳也沒有關係。」

「真的嗎?」

「反正妳小時候長跟男生沒有差呀。」

「......」


Where the Wild Things Are 電影2009年上映 超期待!


「不知道我們的小孩子會長怎樣?」我問。

「我覺得會不太妙耶。」他說。

「怎麼說?

「妳有自然捲,我是胖子。」他毫不留情。

「阿,捲毛小胖!」我大叫,兩人抱頭假痛哭了一下。


「妳知道什麼比捲毛小胖更慘嗎?」他突然推開我,眼睛瞪大。

「不知道耶」在等待答案的短短一秒鐘內,我似乎快要窒息。


「捲毛小胖妹!」他大叫。

我們抱得更緊了。





5/20/2008

520 無關政治



早上起床
桌上的印象派日曆換新頁

May 20
Plaster Statuette of A Horse, 1886
Amsterdam, Rijksmuseum Vincent van Gough


他笑了笑對我說: 真的是天注定耶!

5/19/2008

企業對外募款二

先讀企業對外募款一


你買一件商品,我捐出一元

這是目前很多消費性商品公司喜歡提撥捐款合作的方式,用以刺激原有商品的買氣。對公益團體來說也方便簡單,要是該公司願意自行吸收推廣的費用(例如記者會、文宣、廣告等),公益團體就可以簡單待活動時間結束,等該公司送上支票即可。


不過採取這樣活動推廣的公司,都會把捐款的比例壓極低,賣出一項250元的商品捐1比例百分之0.4—收到這樣低的捐款比例提案,我都會替這些知名品牌感到汗顏,好歹來各百分之五可以嗎?

奸巧的公司會限定某樣商品才有捐款,對外的文宣卻不會強調這點,一般有心的民眾大量消費,以為自己多幫助了公益團體一點,卻不知只是肥厚了該公司,裡面沒有一件商品符合捐款條件。


更奸巧的公司還會跟公益團體低報收入,以降低捐款金額。站在我們的立場,不可能撕破臉和該公司對帳確認,支票面額寫多少就是多少,默默收下就是。


每件商品捐出一元,再提撥對等金額捐出

這是上個選項的延伸,同樣能夠刺激自有商品的消費量。也就是活動時間結束後累積的捐款有十萬元時,公司再另外加碼十萬元,共捐出20萬給公益團體。
該公司有心願意自行加碼,將捐款加倍,我們樂見其成,同樣對支票面額不會有任何異議產生。

我 碰過個例子,全省知名連鎖電影院公司一星期內每張電影票捐出一元,再提撥對等金額捐出,但是活動結束後收到的款項低於兩萬元,一張票價以兩百五計算,那也 就是一星期內的全省電影撥映的場次及人次,原來該公司全省每家戲院每天不超過兩百人次!我才發現,原來我平常去看電影排隊的人潮,都是遇到鬼!





以上簡單列出企業喜歡跟公益團體的合作對外募款的方式,其實會對一般民眾募款,而不是公司直接捐款的,都會希望有媒體曝光,以擴大建立在一般大眾心中該公司公益關懷形象的效果。

聰明的廠商會結合自己的商品與公益團體的形象,達到教育民眾推廣議題的目的,自然會有話題性例如檯燈公司結合足夠光線與眼睛保健的問題,不管是捐款或是捐檯燈給需要的弱勢團體,都能夠有足夠的話題性。

對我來說,真正有心回饋社會的企業,­二話不說就會直接捐錢,甚至定時定額捐款。不過合作對外募款,對公益團體來說,宣廣的層面意義大過於實質金額。畢竟最主要捐款的來源,都不是任何一家大公司,而是來自於一般捐款民眾,一元十元累積出來的。越多的人了解,越多的人認同 ,真正的捐款來源就會越穩定,越多的弱勢團體就會受到應有的照顧。


我不知道你多久沒有捐錢?不過那不是重點。只要你願意找個你關心的議題,不管是兒童、老人、傷殘等等,長時間持續關懷下去,就會發現自己擁有的東西已經很多很多,那時候再來談捐款也不遲。


更多公益相關資訊

Yahoo!奇摩公益
kijiji
公益聯播計畫

台灣公益資訊中心



企業對外募款一

全球災難不斷,愛心捐款湧入,對於企業的大筆捐款,善良如我就會認為那是企業社會責任的實踐,對社會環境的關懷;奸詐如他就會認為捐款形象提升是企業買通市場的絕佳時機,做得漂亮好看又不刻意。

我回想了在公益團體工作的日子,我的職位就是負責維繫與大型企業的關係。看過很多企業的提案,當然知道企業作公益背後的目的通常不單純,但對公益團體來說能收到實際的款項,企業也能提升形象,就是雙贏。


除了直接捐款或物資,企業響應公益的方式也不停在翻新,其中最喜歡對外募款,不過受限於公益勸募條例(註一),企業及個人是不能逕行對大眾募款所以企業都會找尋公益團體合作,我簡單列出常見的幾種合作募款方式:

捐款箱募款,全額捐出

常進出便利商店或是速食餐廳的人會看到櫃檯旁邊的捐款箱。企業願意釋放出自己的商店管道讓更多的人能夠直接捐款,應該可以算是最常見的贊助公益團體的方式之一。別小看每個捐款箱都只有少少的零錢,聚沙成塔可以立大功。除了實際的金額收入,公益團體也收推廣議題的效果。

很多較為弱勢的公益團體可能都排不上捐款箱的檔期。大部分的商家也都偏向和知名的公益團體合作,一來一般消費者對該團體的認識較深,接受度較高,願意捐款比 例自然較高;二可以反向利用該公益團體的曝光通道,例如期刊、雜誌、或是電子報,把該團體的固定捐款者當作自己的潛在消費群經營。

大部分的消費者其實都不會看清楚標示,把發票跟零錢通通塞在一起,造成點收的困難。不過最更可怕的是,不肖商家私自利用捐款箱募款,欺騙大眾所有的錢,最後通通都進了自己口袋。


義賣品收入全額捐出

有的企業標會要求公益團體為該公司設計特製的義賣品,在自己的店面販售,打著義賣品收入全額捐出的名號。

消費者就會認為買150元的馬克杯或是就像是捐出了150元。其實不然,扣掉設計費用、製作成本、文宣成本、推廣費用等等,一個杯子實際捐出的錢微乎其微。


該公司實際支出的成本只有公司商譽及消費平台,輕鬆不花一分錢就賺到形象,還用消費者的愛心借花獻佛,用自己公司的名義捐出收入,還能夠抵稅使用,高招至極莫過於此!

而公益團體利用捐款支付成本,在會計項目上就會產生相當高比例費用支出,也因此容易招致批評。試想,當你發現捐100元,實際運用在所需要的人只有20元,你會作何感想?

不過也有好心企業,自行吸收所有成本,不僅找來一流設計師開發商品,甚至砸大錢拍高品質廣告,甚至大手筆購買電視網路曝光。遇到這樣的願意投資花大錢的企業,機會少之又少,不過我就會變成該願意這麼作的企業的忠實客戶。


商品義賣,款項全額捐出

這樣的活動通常使用在新產品的推廣上,例如電動廠商限量的彩繪機義賣,或是運動廠商把名人簽名加持過的球鞋義賣,這樣的例子俯拾即是。這樣的好處不少,一則創造話題,二贏得社會認同,三刺激推高捐款金額,而且還不是從自己公司掏出錢來,也是高招。


續讀企業募款二

(註一)

公益勸募條例於95425立法院三讀通過,同年1225頒布-公益勸募條例施行細則。

我覺得有心捐款的人都應該稍微了解一下這法案通過的原因及影響,我有空會來把重點摘要並且白話說明一下。


5/17/2008

炒麵與蚵仔煎

羅東公園的天空


羅東夜市還沒有真正規劃成為觀光夜市之前,是住在台北的我們的秘密美食天堂,每一次在北宜公路九彎十八拐的狂吐路程中,我都用想念美食的意志力支撐自己熬過暈車的時光,沿途忘記爺爺奶奶對我們的想念及照顧,似乎 才是回羅東的唯一理由。

以前好吃的包心粉圓那時候還可以買兩百元未煮冷凍包讓我們帶回台北享用。皮薄肉少但是超好吃的豬肉水餃配上酸辣湯,我連溢出在湯匙上豬肉油都仔細舔乾淨。綿密香純花生雪花冰加上煉乳布丁,每次回羅東都吆喝堂妹們三五口解決兩大盤。宜蘭特殊口味實在肉羹配上肉捲,我一個人就要點一碗麵一碗羹還有肉捲一條。米苔目配上黑白切小菜,等上半小時我都願。這一切美味都是小時候沒有辦法用隻字片語跟台北人形容

長輩也深知外面美食的吸引力,所以在正餐之外他們幾乎也不會多加阻止小孩子塞進任何街上美食。奶奶家就位在夜市旁邊不到一分鐘的距離,門房大開毫無門禁三不五時就跑到外面吃東西,在外吃不過癮還會買現壓的甘蔗汁、奶茶魯味等回家配著電視跟家人一起享受。當然有時候太接近正餐時間,免不了招來一陣囉唆好啦好啦,下次不會了輕輕鬆鬆就可以敷衍過關
 
最令我期待的就是宵夜時間,這時可以順理成章買外食回家,一大家子阿祖、爺奶
、叔淑一家、還有我們家,十多個人一起擠在客廳搶用好不熱鬧,大人總掛在嘴邊念著人多東西才好吃我真心覺得一點都沒錯。

爺爺總是第一個發難開口問今天宵夜吃什麼的人。大家七嘴八舌常常出來的答案都是舊市場外的「炒麵與蚵仔煎 。跟大部分的攤販相同炒麵與蚵仔煎攤是一家四口經營的攤。爸爸主要負責蚵仔煎媽媽負責炒麵,女兒負責湯類及端菜,兒子負責洗碗洗菜

同樣價錢蚵仔煎份量是台北的兩倍,搭配的青菜茼蒿不是台北愛用的小白菜,使用的醬料有兩種混在一起口味剛剛好,勾芡出來的透明煎加上雞蛋及肥鮮,就算跟我媽一樣不吃蚵仔的人也會愛上吃那攤「沒有蚵仔的蚵仔」(十多年前還沒有所謂的花枝煎或是蝦仁煎)。不過媽媽這樣太浪費,我總是自告奮勇的幫媽媽吃完她盤裡面的蚵仔,說是幫媽媽的忙,大家都有默契沒點破是我貪吃

炒麵同樣動人美味,可以選擇牛肉或是豬肉口味,大火快炒,我每次都看著老闆娘翻鍋而出神,沒聽到老闆跟我收錢的聲音,總要他叫我兩聲小妹妹,我才會趕快把錢掏出來炒麵與蚵仔煎兩者最正確的吃法一定是先吃蚵仔煎,通常兩個人一份剛剛好,再把剩下的醬料倒在已經很美味的炒麵上,攪和在一起更顯得滋味不凡,自以為是我們家的獨門吃法

我們年紀小的時候爸爸跟叔叔會負責採買,我們會負責準備碗筷,乖乖等待外帶盒打開熱煙香味飄出的那一刻。長大一點會算數能手提重物後,我喜歡帶著堂妹或妹妹去買宵夜回家。要點清十幾個人所需的炒麵蚵仔煎的份量,甚至要加上隔壁攤的水餃酸辣湯,然後正確的買回家對我來說是神聖的使命。不過通常買回家後,也沒有人確認數量是否正確,一家人大快朵頤直到盤底朝天,飽飽的肚子才是一天的結束,在我們家從來沒聽過肚子太撐沒辦法睡覺的說法


現在回到羅東
,阿祖爺爺已經不在,小孩子也長大各自外出讀書生活,要全部湊在一起吃喝聊天談何容易羅東夜市重新規劃時,舊市場規劃重建,因此外圍的攤販紛紛被迫搬離了夜市熱鬧的街道一開始大家以為攤子收掉,那陣子每次回羅東都會有股嚴重失落感,好像童年快樂幸福的記憶來源被活生生拔掉

直到有天叔叔嬸嬸
發現炒麵與蚵仔煎攤只是搬到遙遠後車站附近兩個人興高采烈比手畫腳告訴我們正確的方向,弟弟二話不說馬上騎上機車為我們帶回來熱騰騰的炒麵蚵仔煎。盤碟碗筷伴隨我們的談笑聲,吃下肚的炒麵蚵仔煎美味香韻猶存在場的每一個人好像都回到了過去,吃撐的肚子跟油膩的嘴角都是幸福的証明

直到現在,一回羅東就要吃吃喝喝的習慣沒有變過連出過車禍導致記憶力大退的奶奶也不強迫我們在家吃正餐,反倒是催促我們快點去外面買東西吃爺爺雖然不在,但每到快九點半,就會聽到爸爸叔叔吆喝著晚上要吃什麼宵夜甜的還是鹹的好呢?口氣跟爺爺一模一樣這才讓我發現原來世代責任的交替,在我們家族裡最重要的就是決定宵夜的權利呀




5/12/2008

部落格大公開



一.

最近跟他說我開始認真寫部落格,他的反應是「有沒有寫我壞話?有沒有寫我壞話?」連問兩次,緊張的盯著我問。

「沒有,而且我不打算公開個人資料,所以你不要告訴任何人。」

「那就好,我希望我的老婆要是有天變成知名大作家。」安心之後他眉飛色舞幻想白日夢。

「那是不可能的事情,我文筆不好寫的東西很拉雜,不是有知識性的東西,通通是自己的廢話。」

「很難說壓,現在不是一堆文筆不好的網路作家都在出書。」

「唉,那看來我只有每天公開你很白痴爆笑的事情來刺激人氣囉!我知道他要面子,故意說來逗他。

「不行,」他臉色大變,「這樣的話我就要大公開你寫部落格的事情歐!」居然威脅我。

「好呀,反正你看最後丟臉的是你還是我。」我幽幽的說。



二.

他有個從小養成的怪習慣,我老是愛拿這點捉弄他,

「我要把你的壞習慣在我的部落格上面大公開歐

「不要啦,拜託妳不要啦!」立刻舉白旗非常沒有骨氣。

「算了,寫出來我自己很丟臉,有那麼奇怪的老公。」

「什麼,」馬上變正經,「妳覺得我的習慣很丟臉歐!你真的覺得很丟臉嗎

「不丟臉的話為什麼不能寫出來?」

「唉呀,那你還是不要寫出來啦!真的會很丟臉耶!」馬上嘻皮笑臉摟著我求饒,ㄘㄟˊ。



照片是家裡附近有名櫻花公園,陽春型數位相機也能化瞬永恆

5/11/2008

溫柔相待

年紀越大,越想做一個溫柔的人。溫柔對待另一半,溫柔對待家人,溫柔對待朋友,溫柔對待鄰居,溫柔對待認識的人,溫柔對待陌生人,溫柔對待討厭的人。

事實上不同的人在生命中來來去去,對自己有不同的要求和期望,一個人的時間精力,就算我怎樣努力還是沒有辦法真正的去溫柔的對待每一個人,所以有時我會選擇轉身,沒有交集就是避免衝突的最好方式。

我清楚知道在某一個人的心中我會有怎樣的定位冷漠、客套、有距離。當然很多事情不是一開始就定型的,初相見我絕對是大方開朗,只是事情的變化有時候自己都沒有辦法預料。



在異國求學,某個暑假我特地申請到不同的城市上課,她和我是班上唯二的台灣人,她大概認為我沒有其他朋友所以相識之後就熱烈邀約。不過交朋友除了要花時間相處也要花很多的金錢累積交通費、餐飲費、其他娛樂費用,她生來是富家女,自己花費高昂卻不會替別人考慮。

每週兩次的下課都是傍晚用餐時間,她總是成群結伴展開美食探索之旅。不過我求學時間沒有固定收入,吃老本外還跟父母銀行貸款,每一分錢我都想花在刀口,所以大多時候我都會自行簡單料理,健康美味又實惠。

畢竟面對不停的盛情邀約,還是要顧人情的參加,只是出席才發現美金二十多元的晚餐在她眼中很正常,和我大不相同。有時一餐下來一個人四五十元美金的晚餐,不喝酒的我卻還得當分母分攤昂貴酒錢,餐後往往還要轉到其他店續攤,我總找藉口想先行離開。同學當中有位義大利人總是和她一搭一唱說我不合群。他們看似無心的指責,在眾人面前我只能微笑,開玩笑說要是妳們每餐都請我,我自然餐餐出席。事實上,我卻覺得他們非常不成熟,不懂考慮他人的立場。

我私下跟台灣女同學說過我沒有辦法同她一樣花錢,她卻總認為我在說笑,做人太小氣捨不得花錢。於是她總想拉我去修指甲,年度名牌大特價日排隊。「LV特價八折耶,你要不要趕快過來,還是我幫你留」當下我真的不懂,為什麼在我說明這麼清楚後,她仍舊持續邀我一同去花大錢?若是到公園野餐散步丟飛盤、看戶外表演等,時間允許我一定奉陪。總之金錢觀念不同,我也只能轉身離去。




另外認識一對較我年長七歲的夫妻,天性熱心,所有朋友的大小事情都熱心參與給予意見,不自覺便採用長輩的姿態對朋友說教,自以為在開玩笑實則傷透當事人心。好幾次,我自己的私人決定都被當場給予主觀負面的評價,幸好我也不是個馬虎做事的人,事情結果都比我想像的還要好所以養成我忽略他們意見的習慣。

有人說,你怎麼回台灣都不跟他們連絡一下,他們很關心妳耶,有時候都會問起你最近怎麼樣。其實他們可以利用網路MSN直接關心我的方式有很多,我沒有搞失蹤卻也從來沒有收到過他們所謂的關心。於是我回話不留情,直接回答,「那是他們跟你沒有話題可以講吧,只好扯我出來講兩句。」畢竟我不喜歡不停被質疑甚至被冷嘲熱諷,我也沒有足夠大肚量去原諒他們不停以來的長者心態,所以一旦離開交集的環境,自然不會有所直接聯絡。



我也不喜歡用「你很不夠朋友耶!」來相逼迫的人。網路功能日益發達,很多過去的同學紛紛出現,講起過去的年幼青春,總是笑聲洋溢。不過畢竟大家成年後有很多的現實跟牽絆要面對,對我來說,偶而的同學會是沒有辦法再化為緊密相依的共同體。

在上班忙碌加班的時刻,我就遇過平日不太有聯絡的過去同學,突然要我一同參與他和另外一位同學運動。我用加班婉拒,回應是「我們會開車去接妳呀,晚一點也沒有關係還是我們改約下週等你方便的時候?」「你很不夠朋友耶!我們是老同學耶,妳怎麼可以不來!」天呀,我不知道我為什麼下班不能回家休息,為什麼我非要跟平日沒有聯絡的同學去運動。

結婚時因為場地限制,以兩家長輩親友為主,新人簡單邀請一直有聯絡的好朋友,其他平日沒有聯絡的朋友就不邀請。沒受邀請明理的人會同樣祝賀,並表達了解狀況;不明理「老同學」就以「你很不夠朋友耶!我們是老同學耶,妳怎麼可以沒有邀請我們。」他在MSN上,拉了其他「老同學」給我大轟炸,說我不夠意思忘記老同學,趴啦啦念了我一堆。

我很想明說,「老同學」之所以沒有辦法變成「老朋友」不是沒有道理,你們那麼愛使用「老同學」牌,卻沒有辦法真正相互了解進而諒解,我要怎麼把你們當作真正的好朋友。話到嘴邊,我卻膽小不想撕破臉,只能採用非常手段說有事要離開,迅速離線。


阿,讓我感到有壓力甚至有厭惡感的人原來不少,一一列舉實在不太厚道,只能就此打住。



自認不是一位非常好的朋友,因為我太懶惰太自私,喜歡待在家裡,喜歡賴在爸媽身邊,不喜歡時間過長或頻率過高的交際,晚上十一點要準備睡覺,不抽菸不唱歌不跳舞,生日不會送禮物,也不會主動打電話給朋友聊天。基本上,不算是喜歡交新朋友的人。我不求朋友多,不求朋友黏膩,但求彼此珍惜了解的朋友。

所以遇到不認識大堆頭的聚會總會讓我感到很疲倦,尤其出國唸書,總是遇到很多人要天天天天天天膩在一起,說要讀書最常聽到的答案是「唉呀,讀什麼書,我都不唸還不是都能過,怕什麼,來啦,來啦,大家都在等你歐。」其實重要的聚會我不會不出席,重要的朋友我不會不顧,但是太緊密的團體,用群眾力量來壓迫,我就會想逃開。自己在家煮點東西一個人看想看的DVD或是電視,我都覺得輕鬆自在許多。


長大了開始學會不去討好所有的人,對於覺得我冷漠的人,我也坦然接受這樣的看法,畢竟對我來說墨家的兼愛有實踐上的困難,儒家的親親較為通情達理。


現在我還是努力去溫柔對待我身邊的人我在乎的人需要幫助的人、陌生人(註一)。只是對我有過高不明理期待的人,很抱歉,你不溫柔待我,我實在也沒有辦法溫柔回應。



(註一)

我定期捐款給公益團體下公車一定向司機說謝謝、讓位給老弱婦孺等,我相信這也是一種溫柔的對待。

5/06/2008

自作自受

我非常喜歡天亂墜誇獎他,有Brad Pitt的豪情帥氣,有George Clooney的成熟英挺,有王力宏的俊俏臉龐

他會非常不好意思大叫 「不像,才不像勒!」

「我說的都是真的,在我心中你就是這樣!」

「唉呀,你不要跟別人亂講,這樣很丟臉。

太多,這麼三八無聊的事情怎麼會說出去



「不過我每次都說你像帥哥,你都不說我像誰?」

「恩,」他認真想了三秒鐘,「小丸子。」

「櫻桃小丸子?卡通小丸子?」實在太出乎我想像的答案之外。

小丸子

「對呀,妳不是很喜歡看小丸子。」

「可是她是卡通人物,而且也不是什麼漂亮聰明的代表。」我反駁。

「恩,不過她很可愛好笑呀,」現在才知道原來我是搞笑形象


「而且,妳帶毛帽的樣子跟小丸子的爺爺很像耶!」


…….


為什麼我會像櫻桃爺爺呢?



對牛彈琴就算了,千萬不要逼牛彈琴,自作自受。




圖片出處 http://www.nippon-animation.co.jp/na/maruko/sakura.htm


5/05/2008

肉圓跟蚵仔麵線

現在的我非常想吃肉圓跟蚵仔麵線。


沒錯,被迫遠離台灣的我,想念的台灣食物不是山珍海味,不是高檔餐廳,滿腦只有路邊攤肉圓跟蚵仔麵線。特別在肚子餓的時候,不用上網看照片,光是想像那香Q的肉圓皮跟料多順口的麵線,我的眼淚就快要滴下來。


不住在台灣,除了對家人的想念,最大的痛苦就是與平價美食的遙遠距離。在這裡,要是願意塞車一個多小時,也是能夠吃到阿宗麵線或是台式餐廳裡的肉圓。偏偏阿宗不是我喜歡的味道,餐廳裡的肉圓皮永遠軟硬不對,醬汁不對味。


我對吃的要求很微薄,堅持嘴刁的人難養,所以家裡絕對不買日本米,為的就是保持對米飯的容忍度--在家吃慣好米,就會容易嫌棄外食的米飯;在家只吃一般米,在外吃到好米就會特別的開心。(明明就是嫌日本米貴,買不下手)


同樣對於肉圓跟蚵仔麵線的要求也不高,並沒有吃遍全台灣排名好吃肉圓跟蚵仔麵線的動力。好險台北家附近就有讓我滿足又真的好吃的肉圓跟蚵仔麵線,隨便一數,在開車十五分鐘的距離內,我馬上可以想到六家麵線店(其中三家就是老饕之選),肉圓開車五分鐘的距離內有三家。果真不可小覷爺爺三十年前選房子的睿智。


我喜歡吃的肉圓不限定油炸或是清蒸,各有各的美味各有各的故事。從小吃肉圓,見識到清蒸肉圓從手推路邊攤販大排長龍,換成小店面在逐步換成大店面的真實事我發現美味堅持小販大翻身出頭天原來不是電視上隨便演演。相較於清蒸肉圓的爽口油炸肉圓皮則是越有彈性越好有時候肉圓皮太過於有彈性,總是會想起硼砂過量的疑慮,但是做人覺得不用想太多的我,堅持多吃兩顆肉圓的硼砂量不會讓我真的出事,心想安啦安啦」一大口一大口的把肉圓塞到嘴裡,多餘的油膩醬汁,我還會捧碗毫不猶豫喝下


上一次離開台灣,打算用蚵仔麵線當作此行最後的午餐,妹妹好心作陪,兩個人騎上50cc小 摩托車到家裡騎車三分鐘遠在中華電信旁的麵線店,那是家每一湯匙都可以有料的麵線專賣攤,蚵仔鮮美肥大、麵線彈性好韌性強,沒想到恰逢週一公休,望著今日公休的牌子,我差點仰天咆嘯。妹妹見情況不對,馬上把我安撫到對巷內榜上有名的牛肉麵店。平時雖然愛吃牛肉麵,但是當滿腦被麵線佔據,口舌胃已經調整為麵 線模式時,下肚的牛肉麵似乎就有點變質,所謂美味當前食不知味就是這樣吧。


大部分賣肉圓的攤沒有賣麵線,賣麵線的攤沒有賣肉圓偏偏我家附近巷內的路邊攤就是兩樣美味一起賣。十多年前,巷內不只一攤,另外有米粉湯等平價小吃,通通在下午四點過後聚集,各有各的攤位小巷沒有規劃卻井然然有序儼然成為小夜市。爸媽有時候會帶著我們小毛頭來解嘴饞,也就是這裡讓我一直以為肉圓跟蚵仔麵線是天生絕配不可分


後來別的攤販可能找到店面或是其他理由離開搬遷了小巷
,現在昏黃的路燈下狹小的巷子也只剩下肉圓跟蚵仔麵線一攤沒有其他的攤販競爭,所幸擺出三四張摺疊桌,大家一起同歡。巷口鐵窗掛有一張此處擺攤維生,下午四點後請勿停車」的告示牌街坊鄰居還有警察想必也都是此攤的愛好者,對於這看起來遊走法律邊緣的告示都採取默默認同的姿態。至少,此小攤多年來還能繼續在同樣的地點擺攤,沒有被迫讓出晚上停車的路權


不知是因為嚐過更多美味,還是鍋杓傳承爸爸堅持該攤口味已經大不相同,每當我回台灣興沖沖想要買肉圓跟蚵仔麵線當宵夜回家同樂,爸爸總是一口拒絕。可是隔天卻開口要我幫忙買肉圓跟蚵仔麵線給他當宵夜,爸你忘記我昨天才吃過問你要不要你還拒絕我耶 不過當爸爸開口,我還是會很樂意的幫他買回來,我知道爸爸跟我一樣,吃到嘴裡的不只是肉圓跟蚵仔麵線的美味,還有光顧多年來小販辛苦錢的人情,以及那是一家六口對於宵夜的共同口味之一


---
<數一數>
一篇文章出現幾次
肉圓跟蚵仔麵線?